為城市祈禱: Van Nuys
地極就在美國門前 紐約市的西藏人 Tibetans in New York City 1802年,近代「宣教之父」威廉• 克理(William Carey)提到西藏地 區時,稱它為「在捆鎖下的營壘」。許多 宣教機構希望能夠進入西藏與當地人分享 基督的愛,然而因為種種因素,鮮少有人 能夠成功進入這個山巒層疊、被黑暗勢力 捆綁的地區。 今天,情況有了改變!西藏人不再只 是居住在難以進入的地區,有人已經移民 到美國,而且他們在紐約市的人數正逐漸 增加。 一直以來,西藏喜馬拉雅山區的緊張 政治氣氛是阻撓宣教士的主因,然而在紐 約市,再也沒有任何攔阻了。 可惜, 至今西藏基督徒人數還不到 1%,仍然很少信徒願意長期委身接觸和關 心在美國的西藏人,他們有些是再也回不了 家的難民;有些是在陌生環境中面對許多難 處的移民。神深愛西藏人,即便他們可能不 認識神。作為神的兒女,我們是否願意分擔 神對他們的愛和關心呢? 禱文: 天父,為紐約市的西藏人禱告,他們每天虔誠禱告、積德,希望藉此尋 獲善果,為來生努力修練。他們不認識賜恩典的神,也不知道神的兒子 耶穌基督賜下的是白白的恩典。「他們在曠野荒地漂流,尋不見可住的城邑,又 飢又渴,心裡發昏。於是,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;祂從他們的禍患中搭救他 們。」求神使紐約市的西藏人能如經文所述,在靈性的荒蕪曠野中尋求神。奉主 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。 Download this week's bulletin: 4/1/2018
1 Comment
為城市祈禱: Panorama City
地極就在美國門前 紐約市的索寧科穆斯林 Soninke Muslims in New York City (NYC) 當你走在布朗克斯( South Bronx)南區的街頭,會聽見 各式各樣城市的聲音:汽車鳴笛聲、 音樂、人們說話的聲音,甚至直升機 的聲音。另外,在一天當中的固定時 段,你還會聽見另一種聲音,就是清 真寺傳來的誦經聲。 每當阿拉伯語的誦經聲迴盪在每 一條街道時,西非的索寧科男人一定 會關上他們的服飾店、雜貨市場和電 器行,一起往清真寺的方向走去,沿 途與同鄉用索寧科語交談。 索寧科人來自西非國家如馬里( Mali) 、塞內加爾( Senegal) 、 甘比亞( Gambia) 和毛里塔尼亞 (Mauritania)。在西非有超過2百萬 索寧科人,穆斯林人口占了99%;紐 約市則有超過5千索寧科人。 索寧科人移民到紐約, 是為了 可以擁有更好的工作和收入, 以便 可以支持尚在祖國的家人和他們的 生意。索寧科人很重視金錢, 他們 願意投入許多時間和付出代價, 以 獲取更多收入。 除了賺錢,索寧科人也忠於他們 的伊斯蘭教,認為身為索寧科人自然 就是穆斯林,並且引以為傲。他們移 民美國以後,依然持守這樣的傳統和 信念,許多人至今仍未聽聞福音;生 活中也沒有接觸過基督徒。 禱文: 天父,但願有許多美國教會能看見索寧科人靈裡的需要,願意與紐約市 的索寧科人為友,與他們分享基督的愛和恩典,使以為自己生來就是穆斯 林的索寧科人,看見自己需要耶穌的救恩,願意轉而歸向主。也願索寧科人能看 見,金錢或宗教都不能帶來真正的平安,唯有耶穌基督才可以給他們永生的盼望 和今生的意義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。 Download this week's bulletin: 3/25/2018
為城市祈禱: Arleta
為穆斯林禱告: 摩洛哥的阿拉伯人 Moroccan Arabs 當聖靈大大動工,我們要親眼看到一個長期 對福音封閉的國家,也會出現令人振奮的屬靈破突! 摩洛哥,一個許多阿拉伯穆斯林居住的城市, 近年有兩個城市成為歸主運動的孕育基地。過去五 年,摩洛哥各地出現約二十八個小組,後發展成團契,信徒帶領人們研讀聖經,大家希望知道成為耶 穌的門徒是怎麼一回事。 這些小組/團契透過社交媒體找到那些對屬靈饑 渴的人;也透過這管道與慕道友交流、建立關係,漸漸粉碎許多年來深深植入摩洛哥社會的猜疑與欺騙。 來自前線宣教士的報告,顯示些小組目前雖尚不成熟,但已在成長中。不少小組已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。 禱文: 天父,我們感謝在摩洛哥已經興起了許多人歸向您。祈禱這些信徒能受到 良好的培訓,擴展更多的小組。求父您帶領這些小組能發展成強有力的民眾歸主運動,從而改變北非各地的屬靈氣候。奉主的名求,阿們。 Download this week's bulletin: 3/18/2018
為城市祈禱: Pacoima
為穆斯林禱告: 吉爾巴的柏柏爾人 Jerba Berbers of Tunisia 「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,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。」(約7:38) 住在吉爾巴島上的柏柏爾人需要屬靈的活水, 也需要日常飲用的淡水。這小島沒有淡水資源,只 能收集雨水應付生活需要。也因為缺水之故,無法 種植農作物。家中的男人為了生存,大部分時間需 在外工作,然後把錢和需用品寄給島上家人。 吉爾巴人與其他人的生活完全不同。他們因為居住地特殊的地理位置,在歷 史上遭遇無數次入侵,所以他們習慣了分散居住,而不集中住在一個地方,如此 征服者便很難控制他們。在長期缺少社區傳統之下,吉爾巴人變得孤僻,與主流 社會隔絕,加上島上經濟衰退,讓他們的生活陷入困境中。 幾乎所有吉爾巴人都是穆斯林,嚴格信奉伊斯蘭教,這族群目前沒有已知的基督徒。 禱文: 天父,祈禱今天的教會願意忠心地為吉爾巴人代禱,軟化這個族群的心, 並願意接近他們。求神您也透過異象或異夢,讓吉爾巴人能知道您的存 在。求神您在屬靈上和經濟上祝福吉爾巴人,減輕吉爾巴家庭的負擔。奉 主的名求,阿們。 Download this week's bulletin: 3/11/2018
為城市祈禱: San Fernando 總人口: 23,645 (亞裔: 1%, 拉丁裔: 92.5%, 白人: 5.3%) 家庭: 5,967戶
家庭收入中位數: $55,192 為穆斯林禱告: 突尼西亞的阿拉伯人 Tunisian Arabs 突尼西亞是一個充滿強烈對比的國家:大部分農民依然使用古老耕種法,與 此同時手機、互聯網和社交網絡正改變人民與世界接觸的方式。 突尼西亞是北非地區最小、但識字率最高的國家。在北非所有婦女中,突尼西 亞婦女受教育程度最高,能夠享有大部分自由。 歷史上突尼西亞曾是羅馬帝國的糧倉,今天這國家依然生產豐富水果與蔬菜。 今天的突尼西亞正處在十字路口上。2011年的「阿拉伯之春」革命運動讓突 尼西亞人擺脫壓制性政府,但同時也給各伊斯蘭派別開啟一扇大門。這些派別互相競爭,試圖控制這個國家。基督教曾在北非地區迅速擴張,但七世紀當阿拉伯入侵這裏之後,基督教便迅 速被伊斯蘭教取代。今天,幾乎所有突尼西亞阿拉伯人都是穆斯林,但也有許多人 不信奉伊斯蘭教。互聯網、福音電視和廣播讓突尼西亞人對基督教產生極大興趣,不過已知的基 督徒人數只有幾百名,大部分分散居住,沒有機會建立團契和展開門徒培訓。信徒 經常會面臨家人和朋友的迫害,他們需要各方的支援。 禱文: 天父,保守突尼西亞的基督徒在為基督作見證,向人分享福音事情上,能 有平安。求父您興起更多信徒在這裡建立團契,並且展開門徒培訓。祈禱突 尼西亞能出現一個由聖靈指引的植堂運動,並且擴展到該國各地。奉主的名求,阿們。 Download this week's bulletin: 3/4/2018
|
AboutThis is our weekly update page to provide strategic prayer information for our Los Angeles DMN and our missionaries Archives
February 2020
Categories |